湖北日报讯(记者文俊、通讯员李亭亭 谢小琴)3月16日上午,2023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揭晓,武汉理工大学17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7项(主持3项、参与4项),创近年新高。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文俞教授主持的成果“磁致增强热电性能新方法与热电磁耦合新效应”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组在张清杰院士带领下深入研究热电材料原子-分子尺度和纳米尺度微结构与热电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聚焦提升热电性能的新方法和新效应;首次获得了In填充方钴矿二面体空隙的实验证据,发现了原子-分子尺度上协同调控电子/声子输运的多局域效应;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磁致增强热电性能新方法的原创思想并得到了实验证明,发现了在纳米尺度上协同调控电子/声子输运的电子库效应和电子多重散射效应;实现材料ZT值由0.1增大到1.0并进一步增大至1.8的突破,开创了高效热电磁能源转换新材料及变革性技术的新领域。

,

Telegram群成员导出www.tel8.vip)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Telegram群成员导出包括Telegram群成员导出、Telegram群组索引、Telegram群组导航、新加坡Telegram群组、Telegram中文群组、Telegram群组(其他)、Telegram 美国 群组、Telegram群组爬虫、电报群 科学上网、小飞机 怎么 加 群、tg群等内容。Telegram群成员导出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电报频道/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

,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唐新峰教授主持的成果“高效热电材料和器件的燃烧合成-3D打印集成制造新技术及应用”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组针对热电材料和微型器件传统制造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十多年的系统研究与攻关,颠覆了燃烧合成传统热力学判据,在突破高性能热电材料粉体的超快速、低成本、规模化燃烧合成制备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并建立了既适用半导体热电功能材料又适用其它结构材料、粉体适应性强、集成度高的选区激光熔化关键装备,发明了从高效p型和n型热电材料到微型热电芯片的原位快速集成制造新技术,开发出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微型半导体热电芯片,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微型热电芯片制造技术的更新换代。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包申旭教授主持的成果“高硅铝固废基胶凝材料低碳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揭示界面强化效应和矿物颗粒支撑作用协同的凝胶强化机制,开发惰性固废的表面定向活化技术;建立了基于最佳活性硅铝比的固废基胶凝材料组分调控方法,提出了固废基胶凝材料组分匹配和级配设计模型;开发了针对固废基高活性胶凝材料混凝土性能调控的外加剂;开发相关的配套装备大幅降低制备过程能耗。项目从相关基础理论突破入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开展技术研发同时结合装备创新,实现了固废基胶凝材料的“低碳制备”和“高值化利用”两大目标。项目技术在重要工程得到应用,取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支撑了我国大宗高硅铝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

此外,学校还有4个参与项目获一等奖,2个主持项目和1个参与项目获二等奖,3个主持项目和4个参与项目获三等奖。

ag区块链百家乐声明: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与本平台无关。转载请注明:Telegram群成员导出:创新高!武汉理工大学17项科技成果获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
发布评论

分享到:

usdt第三方支付(www.caibao.it):“中华神车”进入退市“倒计时”?年亏损超百亿,老板也套现离场
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